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多數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點狀和面狀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趨勢。日趨嚴重的水污染不僅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功能,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還威脅到城市居民的飲水安全和人民群眾的健康。有專家推算,我國每年水污染對工業、農業、市政工業和人體健康等方面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2400億元,因此,進行水質監測不可少。
那么,你知道什么是水質監測嗎? 水質監測是監視和測定水體中污染物的種類、各類污染物的濃度及變化趨勢,評價水質狀況的過程。水質監測的主要監測項目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反映水質狀況的綜合指標,如溫度、色度、濁度、pH值、電導率、懸浮物、溶解氧、化學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等;另一類是一些有毒物質,如酚、氰、砷、鉛、鉻、鎘、汞和有機農藥等。為客觀的評價江河和海洋水質的狀況,除上述監測項目外,有時需進行流速和流量的測定。
眾所周知,進行水質監測,少不了水質監測設備,其是通過對池水的pH、余氯、O3、ORP等探頭對相應指標進行檢測并將檢測值發送給水質監測/控制儀,由水質監測/控制儀實現自動報警、顯示、調整、控制相關設備實現水質維護功能的系統。
據了解到,水質監測主要有化學法、電化學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離子選擇電極法、離子色譜法、氣相色譜法、等離子體發射光譜(ICP-AES)法等監測方法。其中,離子選擇電極法(定性、定量)、化學法(重量法、容量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在國內外水質常規監測中還普遍被采用。
(全譜直讀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
針對我國一些地區水環境質量差、水生態受損重、環境隱患多等問題,為切實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國家水安全,我國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發力水環境保護。政策發力下,使得水質監測設備行業需求增長較大。
政策發力水質監測設備需求增長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國家各有關部門與水環境的相關政策頻發,多方政策發力,國家先后制定了《水十條》、《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6-2020年)》、《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十三五”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設置方案》等相關規定,并提出堅持節水優先,強化水資源管理,最大程度的治理水污染現狀。
《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提到,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體,加快補齊城市環境基礎設施短板,確保用3年左右時間使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明顯見效,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關于做好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工作的通知》里,對我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詳細規定,將推動環境監測儀器儀表的銷售以及高質量第三方運維服務的輸出。
《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提到2020年底,長江流域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的國控斷面比例達到85%以上,喪失使用功能(劣于V類)的國控斷面比例低于2%;長江經濟帶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控制比例達90%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于IⅢ類比例高于97%。
政策的發布,極大的推進了水環境的治理工作,水質監測作為水環境治理的“指向標”,水質監測市場將率先發力,其少不了水質監測設備。可以預見,隨著環境質量標準日益嚴苛以及水生態系統修復、黑臭水體治理需求的持續旺盛,我國水質監測行業存在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
市場推動 水質監測設備前景一片大好 數據表明,我國水體污染日益嚴重,2018年全國排放污水高達750億噸。
我國除70%的工業廢水和不到10%的生活污水經處理排放外,其余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致使水質嚴重惡化,污水中化學需氧量、重金屬、砷、氰化物、揮發酚等都呈上升趨勢,全國9.5萬公里河川,有1.9萬公里受到污染,0.5萬公里受到嚴重污染,清江變濁,濁水變臭,魚蝦絕跡,令人觸目驚心。松花江、淮河、海河和遼河水系污染嚴重,86%城市河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體污染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因此,對水環境治理勢在必行。通過水質監測可以及時掌握水質變化趨勢和各個階段水體環境保護工作的進展和具體情況,隨著環境治理的開展,水質監測的覆蓋范圍將不斷擴大,各種水體監測指標也不斷增加,水質監測儀器儀表也要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各種重金屬監測儀、總有機碳分析儀等專業化儀器需求將會增加。
此外,據業界預測,我國水質監測系統市場規模在2020年或將達到百億左右,到2022年超過120億元,到2025年超過160億元,而在國家堅定的治理水環境污染的情況下,加持了市場的需求,水質監測設備前景一片大好。